一般人偶爾到佛寺,看到經櫃內的藏書或擺置桌上結緣的佛書,就容易瞭起釋典來。言談之間,往往可以發現,他們把「大藏經」也視為一本書的名字,與《金剛經》并提。這種觀念很不正確。實際上,「大藏經」是一套大叢書。它包含了佛家傳統學問所有典籍,每一各別的佛經,如《金剛經》等,祇是其中部分而已。
至於「大藏經」這個稱謂,那是中國釋氏的用語,當初由中亞或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書,自東漢始,陸陸續續地譯成中文,起初未有系統,總稱「一切經」,而印度,佛教典籍的傳統分類為「三藏」。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?古代印度人抄書不用紙,而用樹葉。一本書抄完,就穿線繫聯、裝入籃(即藏)內,以便妥善保存。佛教的聖典既分三大類,則需要三藏來放,因此也衍用「三藏」一名來稱謂釋典的整體。
不過中國人把「三藏」的「藏」看作單位詞,像六朝就有「讀一藏經」之類的說法。(在此,「經」泛指聖典,與狹義的「經」──修多羅──不同。「讀藏經」的意思,乃是「讀編一部釋氏典籍的總匯」。)漢語的習慣,常常把單位詞上的「一」字省略掉,「讀一藏經」就自然地變成「讀藏經」。可是這樣一省,又容易令人覺得,「藏經」是一個獨立的詞。它的意思與廣義的「經」仍然相同,所以往往還冠個「大」字來強調那套叢書內容之豐富、篇幅之龐大。「大藏經」一詞的來歷大致如此。
佛教聖典以三藏為最基本的分類法,但由於文獻不斷增加,傳下來的藏經卻不能局限於此。舉例來說,自從唐宋,中國傳統的藏經在經、律、論三藏後,慣附「聖賢集撰」部。經(梵語修多羅)指世尊在許多不同場合所說的法,律(梵語毘奈耶)包含佛陀制定給僧團的生活與組織規範,而論(梵語阿毘達磨)是佛弟子或大菩薩予以佛法的詳細、有系統的發揮。性質較雜的西域文獻以及中國本土高僧、祖師的著作,都歸於聖賢集撰。
釋典原傳自印度,而後譯成他國語文。尚存各種藏經,除漢文的系統以外,無論從資料之完整性或價值來看,巴利語、藏文二系該算最重要,也為國際佛學界所非常重視。至於蒙古、滿州二文的藏經,固然在蒙、滿語文研究上有其相當的地位,但前者譯自藏文、後者大半譯自漢文,站在佛教文獻研究的立場,卻只是第二手資料。內容與組織方面,巴利、漢滿、藏蒙三系統的藏經有些出入,可是各個都稱得上一套森羅佛家聖典的大叢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