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 | 關於我們 | 聯絡我們 | RSS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在家菩薩戒本講話  > 總目錄

在家菩薩戒本講話再版序

時間:2009-10-19 12:13:58  來源:普陀書軒緣整理  作者:聖印法師 點擊:
  佛陀一代時教,語其綱宗,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。戒為三無漏學之首,蓋以由戒生定,因定發悲,始能圓滿菩提大道。所謂戒,實即學者修身治性之軌範,止惡修善之總稱。所謂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我人日常生活,無時不在煩惱,生死大事不明,無明薰習,是以本性迷失,於貪瞋癡苦海中,永劫沉倫,痛苦莫名,欲出離痛苦,惟有自守戒始,實無別法。
  戒即可以伏除煩惱,使業苦不生,迷妄不起,身心消淨,獲諸利樂,若人而不知戒,實如身入寶藏而不知寶,寧非堪惋惜之事?
  佛陀結戒,以五戒為基本。五戒者一是戒殺、二是戒盜、三是戒淫、四戒妄、五戒酒。就世法來說,不殺是仁、不盜是義、不淫是禮、不妄是信、不飲酒是智。倘失五戒,即失一切戒。五戒能持,諸戒乃得依之建立。 雖「取法乎上」,方為學佛者之目標,學習菩薩律儀,乃是三皈五戒後再往前推進一步,不僅是力爭上游,亦啟發我人之真如法性──人人本具的佛性,從而清淨本有的戒德,破除無明以來的迷妄,出脫生死的輪迴,還我本性的妙覺。發大心趣學菩薩,是有志續佛慧命的表現。佛經說:「我是丈夫,具男子身,欲受菩薩優婆塞戒。」
  大乘佛法唯自利而已,尚須利他。學佛者非唯自度,更須度眾。趣學菩薩,求受菩薩大戒,既自利復利他,上求下化,於焉成辦。
  『遺教經』說:「若人能持淨戒,是則能有善法,若無淨戒,諸善功德皆不得生,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之所生處。」具足清淨戒法,以戒莊嚴已身,漸入智海。至誠悔改,一心持戒,則洗盡往昔習氣,惡業種子悉皆消滅,苦惱無由而生矣。
  本講話於民國六十八年九月出版,出書係為應各地學佛求戒者參學之用。數年來各地傳戒戒會索書者眾,初版數千冊,迄已無存書。
  現鑒於各界之需要,發揚教戒之精神,遂於百忙中重新整理,務求精簡踏實,更能符合戒法之本義,而使讀者易於領悟。
  茲以再版前夕,略綴數語。承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白聖老法師賜序,許志明居士校正,於此一併致謝。倘仍有未週之處,仰祈十方長者大德不吝指教,尤所盼望者也。
來頂一下
近回首頁
返回首頁
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 
推薦資訊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普陀精舍
普陀精舍
相關文章
欄目更新
欄目熱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