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戶名:  密碼:   
加入收藏 | 設為首頁 | 關於我們 | 聯絡我們 | RSS
phortor temple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普陀文集 > 祥雲文集 > 懺願室文集之問題探討

探討十四則之一:『咒』的字、句、發音的商榷

時間:2009-07-09 06:18:43  來源:原載民國57年第七卷第三、四、五、六期合訂本慈明月刊  作者: 點擊:576
  『大悲咒』的譯音裏,有兩個『地』字是應該讀成『在』字的音的。不可讀作『弟』音。
  『大悲咒』裏的『娑婆訶』的『沙』字,應該讀成『說』字音的。不可讀『沙』音。
  在一些『咒』(陀羅尼)裏,常見有『娑(口縛)訶』『娑喝』『莎婆訶』『莎訶』『薩婆訶』等字句。這些乃是一語之異譯。──由於時代之不同,方域之不同,譯者之不同,而致標音用字有不同耳。
  『南無』『南謨』『捺摩』等,都是『皈依』(歸依)一語之異譯。──這也是由於時代之不同,方域之不同,譯者之不同,而致標音用字有不同也。
  『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』。這三句的『音譯』,也有『因時、因地、因人』的不同,而其『標音』用字各各不同。有的標譯為:『南無佛陀耶、南無達磨耶、南無僧伽耶』。另有標譯為:『捺謨勃塔耶、捺謨達而麻耶、捺謨桑渴耶』。(見『瑜伽焰口施食要集』)
  『娑(口縛)』兩字,實際說來,應該拼音讀如『刷』字之音才是。因此,『娑婆訶』一語,便該讀作『刷訶』了。
  在『漢譯』的『咒語』中,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。不幸後來的我們,多把那些應該『拼音』的字句,給拆開來讀誦了。這樣一來,則今天的讀音,若和『正法』時代比較一下,可就差得太遠,錯得太多了。
  我們再舉喻來看:譬如『英語』的『BOOK』一語,本來是應該讀如『不客』的音的(義譯為『書』)。但我們若把它拆開來讀,就變成『碧歐歐凱』的音了。如此讀來,那還成『語』嗎?
  再以『日文』舉例來看:『本』(義譯為『書』)之一字,是應該讀如『混』字的音的。假如把它拆開來讀成『候恩』的音,那還成話嗎?
  綜觀以上所舉例之『例』:當知從『梵文』譯成『華文』的『咒』,其部份的讀法,亦復如是。無奈我們今天已經不易考證了。
  再者:每見有少數的臺灣教友說:『臺灣話』和『普通國語』的發音不同;所以臺灣人唸的『咒』音,乃與外省人唸的不同。──老實說:這是一個非常幼稚非常錯誤的見解!
  按:『義譯』的『經文』,自可隨順個地的『方言』發音讀誦。至於『音譯』的『咒』,則無論是『台灣人、外省人、中國人、外國人』,都必須讀出同樣的音韻,才算正確。因為標註『咒語』所用的『漢字』,全是按其原使始音韻『諧聲』註音而來者。
21
來頂一下
近回首頁
返回首頁
發表評論 共有0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 
推薦資訊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詩布朗再也佛教會緣起
普陀精舍
普陀精舍
相關文章
欄目更新
欄目熱門